时间:2025-08-19 来源:原创/投稿/转载作者:管理员点击:
2025年9月1日,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节点——新版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(简称“新国标”)将正式实施。这项酝酿已久的新规,不仅是对行业技术的升级规范,更直接影响着全国数亿消费者的日常出行选择。新国标实施后,电动车会发生三大核心变化,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从2019年实施新国标开始,要求电动车必须安装脚蹬子,如果没有脚蹬的电动车被划归为超标车。但是脚蹬子一直受到用户的吐槽。
好消息来了,新国标实施以后,最显着的改变是取消了强制安装脚蹬子的要求,也就是说,在生产电动车的时候,可以不用安装脚蹬子了。
脚蹬子不仅增加车身重量、影响美观,而且在骑行过程中几乎无法发挥作用,容易刮蹭行人或者缠住裤脚,再以被车主诟病为“鸡肋”的配置再也没有了。
取消脚蹬子的强制性要求,顺应绝大多数用户的实际需求,车辆变得更加简洁流畅,降低了制造成本,意味着电动车变得更实用,同时还提高车主的使用体验。
新国标标准提高了前端车型的整车重量,整车的重量上限由原来的55公斤提高到63公斤,虽然只是增加了8公斤,但是意味着电动车可以安装更大容量的电池。
电池容量增加,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会随之增大,目前来看电动车会由原来的50公里左右,提高到80公里左右,更满足远续航用户的需求,同时减少了充电的频率,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。
需要注意,铅酸电池车型提高了重量,但是锂电池车型依然保持原来的重量要求,还是不能超过55公斤。
在原来的旧国标标准中,电动车的最高时速为25km/h,超过该速度的车辆属于机动车,新国标标准依然维持了最高限速的要求,不能超过最高时速。
为了防止车主对车辆解码提速,新国标电动车通过多种方式,加强电动车的防篡改,当速度超过最高时速时,电机必须立即停止动力输出,做到自动断电,避免电动车继续超速。
另外电动车还需要支持一车一池一码,建立车辆电池与车架号唯一绑定和互认体系,如果其中一项做了改变,电动车将无法正常骑行,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改装。
同时对经营性的电动车,要求强制安装北斗定位系统,能够实现运行状态实时监控,比如共享电动车、外卖专用电动车等等。
约一日电动车新国标标准的实施,通过限速保障了车主的安全出行,同时拆除了脚蹬子、增加了车身重量,让电动车变得更实用。选购电动车时,应该确认车辆符合新国标标识的车型,这样的电动车更适合代步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